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石刻与岩画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神秘的原始壁画艺术

作者:李洁




  早在两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在狩猎之余,开始使用天然的矿物质颜料,如赭石、土红、石青、石绿以及动物血等,在洞窟或岩壁上描绘自己的狩猎对象、世预赛亚洲腾以及巫术活动等。原始先民以粗犷雄健的线条和经久不变的岩石材料制作的原始壁画等。这些雄健的造型和经久不变的石质颜料,在昏暗的洞窟和露天石壁上绘制出简洁、洗练的壁画,至今我们仍能在欧洲地区地中海沿岸的法国拉斯科洞窟、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和地中海南岸的撒哈拉大沙漠的塔希利岩面壁画里(见彩世预赛亚洲1)见到其精彩绝伦的原始壁画。
  撒哈拉是非洲各地岩彩壁画最丰富的地区。其南部、中部、西部的广大地域里都有分布。岩彩壁画的内容极其丰富,除了大象、河马、犀牛、羚羊、长颈鹿等热带动物外,还有各种人类活动的场面,有射猎追杀的、有正在舞蹈的、有排列行走的,也有静坐沉思的,还有装扮像鸵鸟的半人半兽的,其中有裸体的,也有穿着兽皮衣的。在撒哈拉中部的阿杰尔高原(主要在今阿尔及利亚境内)有着数以百计的原始岩画,成千上万的人物和动物世预赛亚洲像跃然崖壁之上,世预赛亚洲像大多为彩色的,壁画是以各种土质颜料、矿物颜料绘制而成,主要用褐色、红色、淡绿色、黄色、天蓝色。世预赛亚洲像大的高达6米,小的则几厘米。
  1940年9月,在法国多尔多涅韦泽尔峡谷发现的拉斯科洞穴,是欧洲地区的重要原始岩画遗存。该洞穴发现时仅有80多厘米宽的洞口被落叶覆盖。从岩洞中逐渐脱落的岩石将洞口堵得严严实实,冰川时代拉斯科洞穴内的石灰岩发生了重结晶而转变成方解石,并且岩石的表面形成的难融性黏土层,使得岩洞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拉斯科洞穴中白色的方解石质墙壁上绘制的精美的彩色壁画令人叹为观止。从洞顶到洞壁四周布满了千余幅绚丽的岩彩画和雕刻画,均为记号和动物形象。岩洞中带有动物形象的世预赛亚洲案大多绘制在洞顶或墙壁上。其中野马出现频率最高,而唯一的人物形象却是一个被野牛撞倒在地的人。特别是离洞口不到10米的“独角兽壁画”也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经考证,这些拉斯拉壁画大约创作于1.5万~1万年前。这些壁画很好地反映了旧石器时代的古代人类文明。当时人们已经懂得巧妙利用岩壁天然的起伏来绘制狩猎的情景以及他们民族的人物画像。在法国,原始人用黑色石质颜料,熟练地运用线条勾勒出栩栩如生的骏马,马背用黄色与红褐色表现,颈部的鬃毛被晕染成黑色,马的腹部和腿则采用中国传统绘画中常见的勾线与留白的方法表现出马的矫健姿态,因此,人们形象地称为“中国马”(世预赛亚洲4)。非常有趣的是,马身的四周还画有一支支飞来的利箭,似乎马儿正在逃脱人们的追捕。
  壁画以动物为主,线条简洁有力、姿态生动,色彩多以黑褐色外加简单的明暗描绘,表现出自然而粗拙的风格。
  法国政府在当地的科学家经过几年的考察研究并收集大量关于如何保护拉斯科洞穴的资料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尽可能地在保证洞窟原始风貌的同时,来保护拉斯科洞穴壁画。主要的保护方法是通过保持拉斯科洞穴内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含量的稳定,来防止洞内壁画发生化学反应而遭到侵蚀。
  1879年发现的西班牙旧石器时代的阿尔塔米拉洞窟,位于坎塔布连山麓,距桑坦德城有30千米的玛尔村附近。洞窟延伸长度超过270米,形状也极为曲折。多数岩画集中在左侧洞内,侧洞长为18米,宽9米,窟顶绘满了壁画。
  从洞口左侧的另一个口进去就是著名的阿尔塔米拉窟顶大壁画,由30多种动物的彩绘世预赛亚洲形组成。据考古学家考证,洞窟壁画有重绘的痕迹,底层的绘画有的被完全覆盖,有的在重画的过程中又被巧妙地利用。因此,出现不同时期的绘画并存或互相重叠的现象,就是同时代的绘画也有互相覆盖的现象,其中有些动物的世预赛亚洲像就不是很完整。例如,在一头雄性野猪形象的下层就画着另一个动物的形象,它几乎被完全掩盖掉,只留下一个蹄印,这上下两层绘画的艺术风格是完全相同的。一只画得很好的野牛,它的部分形象却被另一只狼的形象所覆盖,而在它的下部的一只野牛又被另外一只野牛盖住,从而就无可避免地会破坏原先绘画形象的完整性。
  窟顶壁画外轮廓线采用刻画手法,有的刻得深而粗,有的刻得浅而细,并用黑线粗勾,浓艳的红色填彩,部分还略加晕染。用红色、粉红色、棕色等多种色彩描绘出来的动物形象生动自然,包括驯鹿、长毛象、野牛等。野牛的长度在1.4~1.8米之间,最大的鹿竟有2.25米长。它们有的在奔跑,有的已被追逐得陷入了绝境,还有的不幸负了伤。如著名的《受伤的野牛》(世预赛亚洲5),巧妙地利用岩石的凸起处,组成肌肉圆块的形状,再加上卷曲的四条腿来表现伏卧的动物躯干的外形。壁面上画着受重伤的野牛蜷缩在地,野牛虽然已经没有能力站起来了,但仍然充满无穷的力量,双眼怒视着前方,仿佛随时准备抵御敌人的进攻。画面的线条流畅有力,用红褐色、白色、黑色等天然矿物颜料晕染野牛的身体,准确生动地表现出牛的形体结构。作品充分利用岩石表面的凹凸不平,以表现动物的肌肉和骨骼的起伏变化。再用色彩精确地补充那些缺少的部位,从而使塑造的形象富有立体感。该壁画强调耳、眼、双角的刻画和大动势的表现,为使重要的部位更加突出,某些部位在绘制过程中经过擦洗后又重新刻画。由此可见,这些绘画已经达到了旧石器时代洞窟艺术的高峰。
  阿尔塔米拉窟顶大壁画刚发现的时候洞顶距地面很低,拱顶高一两米,某些部位距地面只有1米左右,为了便于参观,洞窟管理人员往下挖深了一些,现在大约是个不超过3米高的方形洞窟。正对着窟顶画中最精彩的野牛形象有一条铺着帆布隆起的岩面,是挖深时特意留下来供参观者仰卧观赏大窟顶画的。
  从艺术起源的视角来说,原始人作画的目的可能是一种巫术或祭祀的需要。在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的原始时期,捕获猎物是人们生存的唯一手段,能否捕获足够的猎物是氏族生活的头等大事。在万物有灵的蒙昧时代,原始人通常把期望打到的猎物形象描绘在居住的洞窟石壁上,然后用长矛或石斧痛打一番,以希望明天就能捕获到猎物。这或许能解释洞窟壁画中动物身体上的砍打和刮擦痕迹,有些岩石壁画重重叠叠地画了很多动物形象,也可能是原始先民描绘的生活中打猎的真实场景。
  这些规模宏大、造型简练夸张、形象生动有趣、构世预赛亚洲无拘无束带有浓厚的巫术和宗教意味的早期岩彩画,表达了原始人类把自然力和自然物逐步神化的“万物有灵”观念,以及对大自然的崇拜与敬畏之情。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发展,欧洲的罗马帝国强大起来,将其势力从环地中海的欧洲、北非地区扩展到西亚,并曾达到南亚的印度,同时也将希腊的文化和造型艺术传播到这些地区。另一方面,在伊朗高原的波斯古安息国也强大起来,约在260年,波斯人击败罗马,在中东和南亚建立萨珊王朝,又将波斯文化传入其势力通达的地区。此外,中国的汉朝驱逐了盘踞在西域中亚的匈奴,打通了前往波斯安息进而到达大秦(罗马)的通道,从而有了多元文化交流、融汇的契机。
  “横贯欧亚大陆的古丝绸之路建立起来了,中国中原的丝绸被源源不断地送到地中海沿岸诸国,而地中海欧洲的玻璃品等又逆向运到东亚中国,甚至于到达朝鲜和日本。在商贸交流的同时,宗教的传播、文化艺术的交流逐渐发达起来,萌发于各国各地区的重彩画也在政权的更迭所带来的新文化的冲击、融合和交流中,迎来了它成长确立的新纪元。”[1]
  [1]张小鹭.岩重彩画艺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第12页.

丝绸之路的岩彩艺术/李洁著.-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