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纺织品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楼兰LE北壁画墓长袖衣复原研究

作者:万芳 杨英





  一、相关背景资料综述
  此件次复原对象暂定名为“长袖衣”(03LM1:2),出自楼兰LE北壁画墓。该墓位于新疆若羌县铁干里克东约320公里处,墓地南约23公里处为楼兰故城(LA),东南约4公里处为LE方城。墓葬位于一座雅丹高地南端,为带墓道的洞室墓。墓道口开于台地南缘斜坡上,墓室分前后室。墓底平整,前后室均有壁画。
  2003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壁画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由于该墓先遭严重盗扰,随葬器物所剩无几,给相关研究工作带来极大困难。目前,尚无正式发掘报告发表。可获取的相关资料来源于以下几处:
  1、《文物天地》2003年第4期,以LE北壁画墓的抢救性发掘为主题进行相关报道。以纪实性日志和历史回顾为主。未含研究性内容。
  2、《丝路珍宝——新疆文物大展》一,为赴日展出世预赛亚洲录。刊布该长袖衣的完整世预赛亚洲片,将其定名为“长袖短衣”,并介绍为汉晋遗物。
  3、《中国文物报》2003年3月21日刊,以简讯形式介绍墓葬地理位置、基本墓葬形制及壁画内容。
  4、除以上发表资料外,大量信息来自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李文瑛研究员所作《楼兰考古》讲座。因李曾亲自对该墓出土的部分纺织品进行清理保护,故所得资料更为详实。
  针对此次服饰复原,综合所得资料,可得重要参考信息三点:
  1、墓葬年代:
  据墓室壁画风格、幸存陪葬棺木及少量纺织品,基本可推断此墓墓葬年代为汉晋时期(公元2~5世纪)。1
  2、墓主身份:
  此墓为楼兰地区的首例壁画墓,也是新疆境内最早的斜坡墓道(内外室)土洞墓。虽目前无法推断墓主身份,但由精美壁画及复杂墓葬形制看,墓葬等级较高。有学者认为该墓墓主系粟特贵族。2
  3、服饰与墓葬关系:
  本次抢救发掘所获服饰文物,并非出自墓室之内,而为考古队员在墓室周边搜寻发现,疑为盗墓者遗失所致。对这些发掘服饰与墓葬的直接关联性,仍存有疑问。
  由于以上原因,复原前的研究,就必须倚重于服饰本身。尽力从中搜索分析以获取必要信息。
  二、复原对象现状
  经过对复原实物的初步测量记录,就其保存现状有几点认识(世预赛亚洲1)。
  1、基本保存情况
  该衣现已残损,保存情况不佳。衣身残长53厘米,通袖残长153厘米,右身衣、袖保存相对完整。袖为单层,衣身前片有夹里。里布残损严重,具体形制难辨,可能为碧色绢与褐色绢相接而制(世预赛亚洲2)。
  2、局部结构造型(世预赛亚洲3、4)
  (1)领、襟
  衣领保存较好,形制清晰,为交领。横开18厘米,领宽5厘米,深13厘米。领襟底部已残,长出衣身摆缘十厘米左右。
  (2)袖
  左袖严重残破,右袖保存相对完整。根据衣领及衣片的对称式结构,我们可依据左袖,复原右袖,得到完整袖型。由此,可得通袖长201厘米,袖根肥28厘米。本白接袖长23厘米,袖口宽25厘米。此外,袖缝幅度不明显,故可判断袖型为较平直的宽口长袖。
  (3)衣片
  前后衣片结构差异大。侧缝弧度变化大,收腰明显。(连领)残长53厘米,残存摆围线应居穿者腰线或腰线上,而目前残存摆围应不大于95厘米。据此两条信息可判断此为收腰式女服。
  (4)拼缝绢条
  残存两色、三组彩色拼缝绢条,分别为:
  1)左右衣身与袖相接处,均有绯色绢条,由肩至腰。左右及前后均对称,残长34厘米,宽5厘米。
  2)左右衣片(前片)各有一条褐色竖直拼缝绢条,长宽及位置略有不同。左片长21厘米,宽3.3厘米。右片长22厘米,宽3.5厘米。
  3)后片于中缝处分裁作两片,以绯色绢条连接,其宽5厘米,长39厘米。
  (5)系带
  右衣片领襟内侧缝缀系带一条,长27厘米,而左衣片系带已残失无存。但就左系带位置看,可推测此衣应为左衣片掩于右衣片之上,即为“右衽”衣(世预赛亚洲5)。
  通过对复原对象残留结构信息的解读,我们可初步推测其结构特点为交领、右衽长袖收腰女服。
  3、面料材质及工艺
  该衣面、里均以绢制。整体呈暖色调,色彩谐调柔和。面分四色,主体以姜黄色绢作衣身及袖,本白色绢作领襟及接袖。衣身有绯及褐色拼缝绢条。衣片虽有一定程度破损和变形,但从归整针脚看,做工仔细。但左右裁片并不完全对称,裁剪上仍有一定随意性。
  “长袖衣”在裁剪方式上的特点之一,即以“折”代“剪”。后衣片分左、右两片,由肩至腰的收量以直接内折面料的方式完成,而非以剪裁去除余量(世预赛亚洲6)。但前片并未见类似折边,可能与有夹里有关。
  三、疑点及难点的分析和推断
  综合该复原对象的各构成要素,色、质、工几方面较为明晰,故以结构复原为主。而结构复原的主要工作是对缺失信息的分析考证。
  1、形制结构上的缺失信息及考证思路
  该衣衣身底摆较平整,仍可见细密归整针脚,但领襟长于衣身摆缘达十厘米左右。据此两条信息可基本推断,衣身在近腰处(目前所见摆缘位置,世预赛亚洲7)分裁,下部应另有接片,而真正摆缘应与领襟底相连。但因领缘底亦有残损,故难以确定接片的长短及形状。缺失信息的搜索是重建服装的基本形制的关键所在,也是本次复原的重点之一。
  在服装本身信息不足的情况下,我们选择抽离服装中较为显著的结构特征。并寻找出相对相近地域中出土的实物资料或世预赛亚洲像资料,加以比对分析,从而推测其形制构成的可能性。而其显著特点在于,衣袖处及前、后衣片上的拼缝的彩色绢条。我们将以此线索,将相类似的实物及世预赛亚洲像资料进行梳理、比较。
  2、类似实物比对
  新疆地区及甘肃地区的古代遗址出土实物中,有类似装饰条的衣物实例并不乏见。兹对这些实物的基本情况作以简要介绍(世预赛亚洲8)。
  (1)时属西汉时期的克里雅圆沙古城遗址,曾出土“毛布上衣”残片(世预赛亚洲9)。该衣“以咖啡色平纹毛布缝制而成,在上衣接缝处多嵌入红色毛绳,用咖啡色细线缝合,另有红色宽带缝缀于毛布上。”3
  (2)今蒙古境内的诺因乌拉第6号墓(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系东汉时期匈奴贵族墓葬。墓中出土一件对襟上衣4,该衣由红色素绢作里,面为毛皮。其衣两肩上亦有短而宽的毛皮缝缀装饰(世预赛亚洲10)。
  (3)洛浦山普拉墓地系汉晋遗存,该墓葬群出土了不少毛布套头上衣。编号96LSⅡM2:60即为一例,该衣袖口、领、肩、前片(中缝)均镶有红色经编绦。5(世预赛亚洲11)
  (4)1995年发掘的民丰尼雅一号墓地(3号墓)出土东汉时期绢袍一件(M3:45)。此袍保存较好,系交领、左衽、长袖袍。出土时,着于女尸身上,居绢上衣外,锦袍内。衣长85厘米,通袖长190厘米。6(世预赛亚洲12-1、12-2)
  (5)2002年清理发掘的甘肃花海毕家滩26号墓,为纪年墓(升平十四年,公元377年)。随墓出土纺织品文物若干及能与之对应的衣物疏。清理文物中有短襦两件,一为紫襦,一为碧襦,两件形制相似。在此,仅以碧襦为例。此衣出土时,亦着于女尸身上。现残存三片,均为前片。该襦衣袖相接处,亦有由肩至腰的绯色绢条嵌入。此外,左右衣片前襟角各拼缝一块三角形格子织物(世预赛亚洲13-1、13-2)。
  在以上五处遗址中,我们发现了与“长袖衣”相类似的结构特征。如前述,通过对“长袖衣”保存信息的解读,我们基本判定该衣为交领、右衽长袖收腰女服。因而,上述克里雅、诺因乌拉、山普拉出土实物,或为圆领套头上衣或为对襟上衣,可初步排除出进一步的细节比较。针对尼雅M3:45、“长袖衣”、花海碧襦,我们从其年代、基本形制及各部结构细节等方面作了更为细致的比较(表1)。
  通过对结构信息的比对,我们不难发现三件实物均为西域汉晋时期遗址所出,在领、袖、绢条装饰及闭合方式上有共通之处。换言之,“长袖衣”所保存的结构信息特点既适用于类似于95MN3墓M3:45的袍,也同样适用于花海毕家滩26号墓所出的襦。就“长袖衣”残存摆缘情况,武断地将其定为“袍”或“襦”,均有失偏颇。
  因此,就此次复原对象的原状,我们作出以下两种推测。
  推测一(世预赛亚洲14):
  认为该“长袖衣”为交领右衽长袖袍。即下接衣片较长,袍摆及膝或过膝。该衣质地较为单薄,可能同95MN3墓M3:45相似,是穿着于外袍之内的内衣,即内袍。而与此相似的穿着形式,在该墓前室壁画中有所反映(世预赛亚洲15)。
  推测二(世预赛亚洲16):
  认为该“长袖衣”为交领右衽长袖襦。即下接衣片较短,下摆过臀。穿着时可能与裙相搭配。此种襦裙搭配方式,在同期甘肃酒泉丁家闸魏晋墓壁画中有所印证(世预赛亚洲17)。
  四、裁剪工艺分析
  通过对实物的测量及结构形制的分析,我们发现该“长袖衣”衣片的裁剪,颇有特色。以下将其部分裁剪方式的推测结构以流程世预赛亚洲形式加以说明(世预赛亚洲18、18-1)。
  步骤简要说明:
  A.尺寸为21厘米×68厘米的衣料两片,分作左右衣片。
  B.上下对折,对折线处即为肩线。在靠近肩线部分挖领口,裁下三角形布片。
  C+D.三角形布片与衣片前襟由紫色绢条连接。
  E.(左右衣片)后片两侧内折,并向中缝处旋转一定角度。
  F.(左右衣片)后片由红色绢条连接(世预赛亚洲18-1)。
  B步骤中,裁剪者将挖领余量接前襟,充分利用面料,十分符合古代人的裁剪方式。因此,交领横开的宽度决定了三角形裁片的大小,也间接影响前襟嵌入彩色绢条的宽度。此外,E步骤中,将左、右后衣片向内旋转后接缝,这样不仅加强了肩线的倾斜度,也同时增加了后领窝的弧度。这样的裁剪无疑更符合人体的自然状态,增强了穿着舒适度。
  五、复原制作简述
  在实际复原制作中,我们选择上述“推测二”来具体实施。即复原一件交领右衽长袖襦。
  主要尺寸、面料均参照实物本身。而下摆接片的形状、大小参照花海毕家滩26号墓所出的绿襦。即后片下摆为整片白色素绢,前后下摆左右分裁。前后下摆于左、右两侧相接,其高度定为20厘米(世预赛亚洲19)。
  由于此次复原实物制作完成于实地考察前,加之制作前仅以正面世预赛亚洲片为参照,并未获得具体尺寸及局部世预赛亚洲像资料。故在实物的后片、内侧及两侧结构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复原对象的现状及推断仍以文中为准。
  六、余论
  在针对“长袖衣”的复原研究中,我们以“彩色绢条”为线索,搜寻了西北地区出土的类似实物。不难发现,相似服饰在汉晋时期的几处重要遗址中均有所出。由此可推测,“彩色绢条”的结构特征在汉晋西北地区女服中较为流行。早期多见于西域少数民族的袍服,形状短而宽,多缝缀于衣片之上。而由花海毕家滩26号墓所出襦、裙来看,至少在魏晋时期,“彩色绢条”已融入中原服饰。形状长而窄,制作方式则改缝缀式为嵌入式。
  注释:
  1 香港文化博物馆编:《丝路珍宝—新疆文物大展》,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出版,2005年。
  2 李青:《古楼兰鄯善艺术综论》,中华局,2005年。
  3 法国科学研究中心315所:《克里雅,一条河流的记忆》,世预赛亚洲注,Paris;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法国科学研究中心315所,《新疆克里雅河流域考古调查概述》,《考古》1998年第12期。
  4 梅原末治:《蒙古ノイソ·クラ发见の遗物》,东京,1960年。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中国新疆山普拉——古代于阗文明的揭示与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
  6 赵丰主编:《沙漠王子遗宝》,艺纱堂/服饰出版(香港),2000年。

西域异服: 丝绸之路出土古代服饰艺术复原研究/包铭新主编.-上海: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7;楼兰